查看原文
其他

仙女山 归原小镇

无心设计——不刻意,不勉力,

让山和水,人和物,

地与景在该相遇的时候相遇。


【壹    前言】

▲仙女山喀斯特地貌

▲丰富的植被

归原小镇位于重庆武隆仙女山,项目总用地一千多亩,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。地形丰富多变,包含森林、草场,天坑、峡谷,山峦、峭壁等各种奇特险峻的地貌。海拔1100米,属于典型的小高原气候,植被丰富。

▲归原小镇规划总图

项目依托一个百年村庄——荆竹村,以“活化乡村,留住乡愁”为目标,规划了民宿,文创,生态农业等六个版块,力图为古老村庄注入更多的活力。

▲荆竹村


【贰    项目现场】

▲绝壁

▲云海

第一眼看到这个场地是惊喜与压力同在的。惊喜的是这块场地,有如此丰富的地形,如此开阔的视野和如此静谧的氛围。

▲破败的村庄

▲贫瘠的土地

压力是新时代的到来,村庄已经没落,房舍已经破败,田地日渐荒芜。更大的困难是,此地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,地形崎岖,土壤贫瘠,不适宜作物生长。

怎样让贫瘠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?怎样让古老的村庄重现活力?让人与场地有更多的交流对话和互动?


【叁    设计突破】

纬图每一次的设计思考总是从人、地、景三个角度同时出发,力求找到三者的共鸣。这次也不例外。但这次如此变幻的场地,独特的景致,以及人的行为的日渐疏离为项目带来了更大的挑战。经过多轮的研讨,我们找到一些突破口——凭借地形的丰富,我们叠加了一些人的行为以构成更多的空间可能性。

▲天空餐厅

▲毛石院落与木平台

老宅外原是一小段缓坡,接着就是陡岩落到天坑,远望两山夹谷,天高云淡。老宅经修复成为一座餐厅。我们用毛石还原院落,并在这段仅有的缓坡是架起一片木质平台,将人的行为延伸到崖边。在毛石院落和木平台之间保留了小段高差,借以形成了一圈户外的垒石长椅。

▲早起,倚栏远望云雾缭绕

▲傍晚,在木平台上享受烛光晚餐

我们尝试在人的行为有多元叠加的可能性的基础场地里,去增加与原有空间的对话的机会,与原生景致对话的机会,并不去定义这个空间必须是什么。空间最后的成像变成由时间和进入此地的人来决定。非常有意思,这个没有被定义的空间,在不同的时间渐渐演变出不同的样子。

【因地制宜 ,原生地形的丰富,给了我们在此地发生特殊行为更多的可能性。】

场地原有一个很深的小天坑。一面是峭壁,另一面是一片绵延的松林坡的延续。这是一个天然的剧场,也是一个天然的攀岩场地。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,我们的设计希望尽可能少干预,多尊重,只是将人的行为引入,而不做决定。于是有了穿越松林的临崖小径,深入坑底的蜿蜒坡道,而坑和崖,依然是它千万年来原本的样子。我们相信有时候不作为才是更大的作为。

在茂密的松林里行走,本身就是一次身体的净化,高浓度的负氧离子,让我们的心肺得到深长饱满的呼吸。而同时这里的静谧这里的天然,也是一次对心灵的洗礼。停下来,在天地之初,找回初心,这样的空间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。

“停”是一个人、一座亭。我们于是用最少的设计,最少的干预,在这松林里,在最静谧的场地里,不经意的留下一座亭,让这个行走的人,在走向自己内心深处的时候,可以停下来。当然我们可以把这里叫做禅意空间,或者诸如此类,但这并重要,重要的是,看到这块场地原本的样子,原本的能量,让该来的人来到这里,不动声色,这才是设计最大的尊重。

【因地制宜除了因循地形,还有地貌、土壤。】

这里的喀斯特地貌,漏斗形地形,导致土壤贫瘠,而百余年来,山民们一直过着勤种薄收的生活。播种什么才是这块土地可以接纳,才可以与这片山林相得益彰?

我们最后选到了波斯菊、玉米、蓝莓,貌似很奇怪的组合。

▲竞相争艳的波斯菊

波斯菊喜光,耐贫瘠土壤,忌肥,忌炎热,忌积水。这里土壤所有的劣势,在波斯菊面前都变成了优势。我们于是撒下大片的波斯菊种子在被荒废的土地里,季节到来,原来的荒地变成了连绵的花海。

敬佩当地的原住民,在这里的山丘和坡地上,顽强的开垦出一小块一小块的巴掌地、鸡窝地,甚至用毛石块一层一层垒起稍大块的平地,成为另一种坚韧的岩石“梯田”。这梯田背后浸透着山民们的汗水和不屈的生命力,让我们为之感动。保留下这些梯田,保留这块土地上人们与艰难生活抗争的记忆。我们选择了继续种植这座山里唯一生长良好的农作物玉米。因为土壤瘠薄,这里的玉米个头都不大,但山间的云雾加上小高原的日照,这些个头儿小的玉米却特别的甜糯,嚼劲十足,满口留香,如同此地的山民,黝黑敦实的外表下个个有颗温暖良善的心。一层层毛石梯田里,一茬茬茁壮的玉米,全是这块土地的记忆以及我们对土地对人的敬意。

南高丛蓝莓,低温要求时间150到300小时,土壤适应性强,丰产。1100米海拔的小高原的气候,刚好满足蓝莓对低温的要求,而它的土壤适应性也给了场地一次新生的机会。留法归国的蓝莓博士对我们的判断一拍即合,于是,这里便有了一片蓝莓园。

【因地制宜,是在山间壮美景色的之外预先考虑到潜在的危险。】

雨季来临,大量的山水如何疏导?如何利用场地本身形成天然的雨水系统并丰富景观体验?

梳理每一个山丘,林地,沟谷,让雨水自由而有序的汇集,我们在场地里梳理出了几条水系,就用原来裸露的岩石顺势摆放形成疏导,连底和边界都不刻意整理,就好像它从来就在这里。雨季里,这里就是溪流,奔腾而去,旱季里,裸露的岩石就是孩子们攀爬嬉戏的天然场地。旱溪,不刻意,不勉力,尊重场地,尊重时间,让山和水在该相遇的季节相遇。

【旧人新景,匠人匠心。】

竹是此地农家最常用的生活材料,竹篓,竹筐,竹篱,甚至以竹篾为筋的土坯房,农人们熟悉竹的每一种状态。如何让这些最普通的最常见的材料在新的时空展现出更大的活力,让山民们相信村庄不会老去,这些支撑他们生活的竹与石都不会老去。设计不是耍花样,设计是用温热的心和适度的力去点燃一块土地,一段时空,一群人。

▲竹编艺术的运用

我们邀请农人回到项目里一起编竹篱,用他们熟稔的工艺;我们更设计多款不同的竹亭,竹廊,让他们和我们一起尝试他们熟悉的旧物如何变幻出新的惊喜。很开心农人们在全程参与竹编新创作的过程中,他们体验到不同于农耕收获的全新的乐趣和满足,更是一种成就感!而设计师们也越来越体验到设计在此时此地的真义。

▲茶亭推演过程

▲瓜果廊架推演过程

延续项目不刻意的精神,依然我们用竹材本身来推演形态,立求让它自己成全自己,不勉力。这些以现代工艺材料看来是非常费力的形态,在竹材的应用里却是天然变形轻易可达。尊重材料,材料会说话。在推演的过程中,竹材不断给我们惊喜。

【肆    实景呈现】

该项目在2017年第12届金盘奖中荣获“西南地区年度最佳旅游度假区奖”、“总评年度最佳旅游度假区奖”。

目前项目依然在建设中,已建成部分已经让我们欣喜的看到这次的无心之作与土地,与原生的风景,与本地的居民及不断涌入的到访者开始产生出和谐的奏鸣。建设还在继续,与此地人、地、景的对话仍在继续,我们期待我们以我们最大的尊重,最大的敬畏,换来天地时空在此地对我们更大的指引和回应。

归原,静待下一季。



项目名称:仙女山 归原小镇

项目地址:重庆 武隆仙女山

投资商:凡策控股

建筑设计:深圳市承构建筑咨询有限公司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上海大椽建筑设计事务所

室内设计:重庆尚壹扬装饰设计有限公司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重庆大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重庆节之道竹业有限公司

景观设计:重庆纬图设计机构

设计团队:李卉、田乐、高源、李理,李彦萨,李俪娜、李晓峰、宋照兵、胡小梅、张书桢、廖春霆


注:本文由WTD纬图设计原创,绿水青山大数据推荐发布

推荐活动


欢迎扫码加入
绿水青山分享群


我们的小目标

2年内,分享1001份乡愁

完成:10/1001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